《本巴》:以虚构之力爱护世界真实
发布于:2023-08-21 11:19:42 作者: 阅读:
《本巴》:以虚构之力爱护世界真实
此次刘亮程《本巴》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译林出版社感到非常荣幸。译林社自2017年正式进入原创文学出版领域后,首次获得这样的殊荣;也连续两届有两部作
品入选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品。这是对译林社原创文学出版探索耕耘的肯定与鼓励。更重要的,是对这部优秀作品的充分首肯。我们一直希望《本巴》强大深邃的文学力
量和动人的故事,可以走进更多人心里。
之前,刘亮程老师更多是以散文而著名,而《本巴》显示出了他惊人的小说家才能。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小说创作,从内容到结构都非常精妙。在内容上,小说以蒙古族
英雄史诗《江格尔》为背景展开,作家在此基础上生发创造,在没有衰老、没有死亡的本巴世界展开搬家家、捉迷藏、做梦梦三个游戏。从这里可以看到,小说拥有两种
不同的气质,史诗之典重与游戏的轻盈以小说家统一的叙事腔调,集中在同一文本并完美融合。究竟读者读出的是哪一种氛围,就交由个体在这个开放性文本中去探索和
感受。
在结构上,《本巴》像一个“剧场”,或者说一出诗剧。翻开书页,是印着四句《江格尔》史诗的题词页,交代了本巴的世界设定: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个没有衰老、
没有死亡、人人活在25岁的青春王国——本巴世界。后面是人物表,展示每个人物的形象、本领、身份。接着是一场四幕剧,演出本巴世界之旅的四场戏。最后,以两
段《江格尔》史诗作结尾,仿佛剧终悠扬的唱诗,让故事又回到了小说最开始,自成一体。整本小说浑然一体,精致而瑰丽。
《本巴》出版于2022年,译林社与刘亮程结缘,故事要从2018年《捎话》说起。当年七八月,译林社收到书稿,编辑们为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深深震撼。《捎话》是一
部万物有灵之书,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2019年,译林社出版刘亮程访谈随笔集《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这是作家首部谈话录,完整展现他独特的创作观和丰
饶内心。在愉悦合作和充分信任基础上,2019年,译林社与刘亮程签下刘亮程整体作品出版框架协议,包括全新长篇《本巴》。
与刘亮程在一起,周围仿佛永远是蓝天下的山坡、驴子、南瓜、牛叫。他是一个轻声慢语的人,永远都不着急,如同笔下文字那样缓慢而安静。我们曾到新疆去拜访刘
亮程,看他建的木垒书院,看他种的地,看他书里的植物和小动物们。那时会具象地感知到,新疆这片土地绚烂的多民族文化生活给他的滋养。载歌载舞,欢声笑语,
如同《本巴》写到的七七四十九天青春欢宴,洋溢着古老史诗的纯真与蓬勃;刘亮程种的每一棵庄稼、养的每一只动物,都跟他友好而平等地共存于广袤大地。
《本巴》出版前那个冬天,刘亮程发来他村子里树木凋零、一片沉寂的照片。我们则回复以南京常青的树木。刘亮程说:“南京的树真累啊,一年到头都没得休息。”
在刘亮程看来,落叶是一种休息。树木也需要休息,他担心它们太累了,就如同担心朋友。硕大的白鹅和沉厚的叫唤伴随了他的晨昏。记得刘亮程在获奖感言里说,文学
对土地的回馈一如《江格尔》史诗中让“人人活在25岁青春”,土地上的一往无前和生老病死被文学挽留和保存。人、文学和自然大地,就是这样唇齿相依吧。
刘亮程新作《大地上的家乡》将于今年10月推出,飘在空中的那些被人熟视无睹的故事,在他这里,都成为岁月深处与乡土自然的馈赠。
文学,将以虚构之力,爱护着这个世界的真实。
此次刘亮程《本巴》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译林出版社感到非常荣幸。译林社自2017年正式进入原创文学出版领域后,首次获得这样的殊荣;也连续两届有两部作
品入选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品。这是对译林社原创文学出版探索耕耘的肯定与鼓励。更重要的,是对这部优秀作品的充分首肯。我们一直希望《本巴》强大深邃的文学力
量和动人的故事,可以走进更多人心里。
之前,刘亮程老师更多是以散文而著名,而《本巴》显示出了他惊人的小说家才能。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小说创作,从内容到结构都非常精妙。在内容上,小说以蒙古族
英雄史诗《江格尔》为背景展开,作家在此基础上生发创造,在没有衰老、没有死亡的本巴世界展开搬家家、捉迷藏、做梦梦三个游戏。从这里可以看到,小说拥有两种
不同的气质,史诗之典重与游戏的轻盈以小说家统一的叙事腔调,集中在同一文本并完美融合。究竟读者读出的是哪一种氛围,就交由个体在这个开放性文本中去探索和
感受。
在结构上,《本巴》像一个“剧场”,或者说一出诗剧。翻开书页,是印着四句《江格尔》史诗的题词页,交代了本巴的世界设定: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个没有衰老、
没有死亡、人人活在25岁的青春王国——本巴世界。后面是人物表,展示每个人物的形象、本领、身份。接着是一场四幕剧,演出本巴世界之旅的四场戏。最后,以两
段《江格尔》史诗作结尾,仿佛剧终悠扬的唱诗,让故事又回到了小说最开始,自成一体。整本小说浑然一体,精致而瑰丽。
《本巴》出版于2022年,译林社与刘亮程结缘,故事要从2018年《捎话》说起。当年七八月,译林社收到书稿,编辑们为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深深震撼。《捎话》是一
部万物有灵之书,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2019年,译林社出版刘亮程访谈随笔集《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这是作家首部谈话录,完整展现他独特的创作观和丰
饶内心。在愉悦合作和充分信任基础上,2019年,译林社与刘亮程签下刘亮程整体作品出版框架协议,包括全新长篇《本巴》。
与刘亮程在一起,周围仿佛永远是蓝天下的山坡、驴子、南瓜、牛叫。他是一个轻声慢语的人,永远都不着急,如同笔下文字那样缓慢而安静。我们曾到新疆去拜访刘
亮程,看他建的木垒书院,看他种的地,看他书里的植物和小动物们。那时会具象地感知到,新疆这片土地绚烂的多民族文化生活给他的滋养。载歌载舞,欢声笑语,
如同《本巴》写到的七七四十九天青春欢宴,洋溢着古老史诗的纯真与蓬勃;刘亮程种的每一棵庄稼、养的每一只动物,都跟他友好而平等地共存于广袤大地。
《本巴》出版前那个冬天,刘亮程发来他村子里树木凋零、一片沉寂的照片。我们则回复以南京常青的树木。刘亮程说:“南京的树真累啊,一年到头都没得休息。”
在刘亮程看来,落叶是一种休息。树木也需要休息,他担心它们太累了,就如同担心朋友。硕大的白鹅和沉厚的叫唤伴随了他的晨昏。记得刘亮程在获奖感言里说,文学
对土地的回馈一如《江格尔》史诗中让“人人活在25岁青春”,土地上的一往无前和生老病死被文学挽留和保存。人、文学和自然大地,就是这样唇齿相依吧。
刘亮程新作《大地上的家乡》将于今年10月推出,飘在空中的那些被人熟视无睹的故事,在他这里,都成为岁月深处与乡土自然的馈赠。
文学,将以虚构之力,爱护着这个世界的真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