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专访 > 【第67期】创新之路,从“封神”至“异人”——吴学军

【第67期】创新之路,从“封神”至“异人”——吴学军

发布于:2024-08-12 15:27:57 作者: 阅读:

吴学军与乌尔善搭档多年,他也是《封神第一部》的出品人,全程参与了《封神》三部曲、《异人之下》在青岛的拍摄过程,是在东方影都拍摄时间最久、作品最丰富的制片人之一。在专访过程中,吴学军分享了《异人之下》在青岛的拍摄经历。作为东方影都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吴学军认为,一个让主创团队“拎包入住”的影视基地才能不惧后来者争竞、立于不败之地。

  继去年暑期《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之后,乌尔善导演2024年再战暑期档,推出了奇幻动作电影《异人之下》。《异人之下》讲述了大学生张楚岚闯入异人世界、发掘自身异能的故事。该片改编自漫画家米二的长篇动画《一人之下》,原著以鸿篇巨制的气势创建了“异人编年史”,从光绪年间异人“无根生”诞生、唐门血战比叡山忍众、三十六贼集结、八奇技引发甲申之乱、冯宝宝异能觉醒到张楚岚登场,一路风云诡谲、荡气回肠,在已有的章回武侠、民国志怪武侠、金庸武侠旁边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与历史进程同构的异人异能世界。

  从2020年开拍到2024年上映,乌尔善团队完成了动画《一人之下》到电影《异人之下》的创作转化。这部作品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有着重要意义:在漫改电影成为娱乐电影主要形态之一的当下,好莱坞漫改超能英雄(《超人》《蝙蝠侠》《X战警》等多个系列)在全球影院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而中国电影在这个类型上是空缺的。同时,异能题材也不断有新作推出,迪士尼出品的《超异能族》、日剧《七夕之国》、韩国电影《魔女》系列在“异能”的影视呈现上做出了风格化探索。《异人之下》的上映,为中国电影在国风、异能、漫改三大关键词上加上了着重号。从首部神话史诗大片《封神》系列到首部国风异能漫改电影《异人之下》,创新并不重复,但创新是“押韵”的。

  7月26日,青岛东方影都举办《异人之下》首映场,该片制片人吴学军、制作总监孙晔、执行制片人房英春、美术指导邱生、造型指导四季特意从北京赶到现场进行映后交流。吴学军与乌尔善搭档多年,他也是《封神第一部》的出品人,全程参与了《封神》三部曲、《异人之下》在青岛的拍摄过程,是在东方影都拍摄时间最久、作品最丰富的制片人之一。在专访过程中,吴学军分享了《异人之下》在青岛的拍摄经历。作为东方影都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吴学军认为,一个让主创团队“拎包入住”的影视基地才能不惧后来者争竞、立于不败之地。
 

记者:《异人之下》“国风异能”的电影风格比较少见,同时,它也是一部漫改电影,把这样一个故事影像化,是不是更加有创作难度?

  吴学军:其实,国产的动漫改编电影很早就有了,像是《三毛流浪记》。但《异人之下》的确是一个特例。现在的电影语境里,一直是日漫、美漫、超级英雄题材占据了电影主流市场,青少年和电影市场对国漫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所以,《异人之下》是在这种情境下应运而生的产物,现实情境给了我们孵化这种电影的土壤,它是一个正逢时的作品,现在像是《镖人》(一部以隋朝为背景、讲述镖客卷入乱世风云的人气漫画)也启动了漫改电影项目,说明市场注意到了这一类型的成长空间。

  记者:《异人之下》让“异人”生活在普通人的现实生活里,电影里甚至还有“哪都通”快递公司,异人冯宝宝都有工作单位,同时,影片里又有深邃的思想,把古老的武学和思维方式融入到传奇中,如何能做到兼顾“通俗性”和“思想性”?

  吴学军:以往,我们一直在走幻想电影的工作模式,其实,乌尔善导演设想过拍一个《封神》的现代版本:一些当代年轻人掌握了科技异能,像是哪吒的风火轮变成了现代人的平衡车。当我们看到《一人之下》的时候就觉得“很好”,正好可以根据这个作品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包括国学、传统武术等。从文化底蕴角度来讲,我们应该做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映射,米二老师创作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作品。

  国漫本身就非常受欢迎,漫画《一人之下》9年收获300多亿的点击,有非常好的观众基础。我们跟米二做了深入讨论,了解他在漫画创作时的设定。由于跟读者有多年的互动反馈,米二非常了解读者对国漫的期待值是怎样的,我们借此慢慢转化到剧本里面来。同时,我们还请《一人之下》的漫画粉丝做了最早的编剧设定,在网上征稿,他们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和帮助。总体而言,大家是双向奔赴,让这部电影本身符合创作角度的需求又符合观众的期望值。

  记者:在首映现场,观众对《异人之下》的反应集中在“爽感”上,打斗非常炫酷,剧组在动作方面有什么前期准备?

  吴学军:导演希望在电影里展现中国文化,为此,演员进行了6个月的武术训练,由专门的老师负责指导。动作指导以传统武术为基础,结合现代武术的风格,设计了每场打斗戏。所有演员都有他的专属武术门类,包含通背拳、蛇拳、长拳、八卦掌等,每个人都有他的动作设计,每场打戏之前演员对动作了然于胸。

  其实不只是动作戏,细看每个角色的衣着设定都有它的用意。张楚岚的角色是一个大学生,靠打工维持生活.他一开始的衣着造型比较邋遢随意,后来,当他进入异人世界开始研习武学时,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衣服上有了显著的LOGO,而且跟传统武学是匹配的。造型指导四季老师为角色设计了全新造型,大家一眼根本找不到“金龟子”刘纯燕是哪个角色。“四张狂”里的高宁也被设计成一个潘家园卖串儿的,背着名牌小腰包,人物角色跟现实情境设置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记者:这些年,中国电影出现了一批大制作,包括乌尔善导演的《封神》《异人之下》以及郭帆导演《流浪地球》系列,今年来青岛拍摄的《蛟龙行动》《欢迎来龙餐馆》也备受关注,张艺谋导演也接手了电影《三体》项目。电影大制作的春天要来了吗?

  吴学军:我个人看法,电影不一定要分大体量、小体量,而是不同类型、不同制作模式决定了不同的制作规模,不同的题材可能对制作规模有或大或小的需求。我认为大制作电影一直并未在寒冬状态,而是正常的“四季轮回”。一定时期对电影的跨界支撑——比如政策支撑、新技术支撑、财务支撑等可能让我们的电影制作有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关注《蛟龙行动》《欢迎来龙餐馆》等电影,一定程度是因为东方影都适合大体量电影,这里提供的硬件支持、生活和拍摄的适配度更好,因而,大制作在这里发生。

  我们2017年就在东方影都扎根,拍摄了《封神》三部曲,《异人之下》也是一个系列电影的开篇。片中,大家看到了很多的青岛痕迹,除了东方影都的摄影棚,很多学校、停车场等外景是在青岛拍摄完成的。去年,黄渤说:“《封神第一部》90%是这边完成的,它应该算是青岛的土特产。”而像《异人之下》是完完全全、百分之百在青岛拍摄完成的,跟虾皮、啤酒一样,它也是本地的土特产了。

  记者:《封神》系列电影被誉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范例,数千工作人员在东方影都长期工作,完成了三部电影联拍的壮举。以《封神》为起点,您能谈一下电影工业化在国内的推进现状吗?

  吴学军:说到电影工业化,我对“工业化”三个字其实不太认可,是因为我觉得在没有产生质变的情况下没有“化”这回事,我们就是一个工业升级。在工业升级领域,我们无非具备一些条件,在创作、应用、制作和跨界合作上对电影提供帮助,慢慢成熟后形成重工业电影适合生存的环境。《封神》之前,我在业内的座谈上说过:我们所有电影都很困难,因为我们都是新类型的尝试。别人说“摸着石头过河”,而我们第一步得去找石头,我们连石头是怎么样的、哪块石头能借力都不知道。我们先解决石头的事儿,而不是怎么摸石头、怎么过河的问题。一两个人有丰富的能力和经验,不足以支撑这个行业这个产业发生质变。

  《封神》三部曲拍摄期间,我们同时在剧组里有2800人,工作人员前前后后有8000多人,这8000多人才是对于电影工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我们有8000颗标准化的螺丝钉,把他们在标准化流程里受到的训练和经验带出去开枝散叶,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何用工业操作的模式把一个电影按照最有效的方式去实现。
 

记者:您从2017年开始进驻东方影都,在这里拍了《封神》系列、《异人之下》等作品,对照全国众多影视基地,您对东方影都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吴学军:一个影视基地如果单以出租摄影棚为唯一的工作模式,是有瑕疵的,应该有能够产生更多配套支持的能力。我说过一个观点:电影项目入驻影视基地,希望能够像房产一样“拎包入住”,基地有大量的基础工作人员,或者有基础工作能力的个体、机构,形成核心的竞争力,跟其他影视园区形成不同的优势,比如,“横漂”演员对于横店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青岛既然有青岛电影学院,我跟大家也探讨过,是不是可以考虑有那种比较成系统的职业教育,不只是针对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学历教育,而是向下沉的职业教育,比如化妆、服装、场记、灯光等,产教结合使得剧组不用担心基础工作的配置,不用带着大批工作人员入驻,对于一个项目的降本增效有很大帮助,真正有可能实现“拎包入住”。

  记者:新的影视基地相继落成,新的影视拍摄技术不断涌现,青岛影视基地想要保持对电影项目的吸引力,在服务创新领域有新的途径或思路吗?

  吴学军:电影行业在2017年至2018年间产生过一些变化,也让我们关注如何科学管理财税规划、应该用什么样的合作方式最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既然大家常驻影视基地,有没有可能给每个摄制组的财务人员和制片人员做相应的辅导,做出讲解规划,哪怕出来规范性的PPT,大家遇到情况可以按照规定来做。

  另一方面,要想办法在摄影棚里产生附加值。比如说影视基地有能力完成搭景,尤其是原材料的重复利用,对于影视基地来说是增值部分,对于我们剧组项目来说也可以降低成本。将周边整个产业生态纳入影都的规范内,将给摄制组带来很多便利。制作方的期望值是很高的:“我来10个人,在这儿解决800人的团队”和“我来800人,解决10个人的工作”,这在成本上有非常大的差别。将影视拍摄服务团队跟影视产业基地衔接到一起,短期内提供非常多的、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才能实现真正的“双向奔赴”。比起“工业升级”,基础人员的升级才是推进影视行业的最大助力。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青岛媒体网的部分内容由官方发布(作者为官方标识),大部分来源于网络转载或用户投稿发布。青岛媒体网对网络转载和用户投稿的内容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发布或转载了您未经允许的内容,请即刻联系18765968651或发送邮件至 153532180@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

新媒体邀约

首页
直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