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点赞青岛,以旅游品质提升推动城市“内外兼修”“全域蝶变”!
如果说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是对城市“面子”形象的提升,那么旅游品质提升则是对城市“里子”内在改变。
自2022年10月青岛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开展以来,青岛市聚焦重点项目、文旅消费、海洋特色、游客体验等重点工作,聚力提升城市宜游水平,全面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目前,旅游品质提升攻坚成效凸显。2023年12月27日,新华社《高管信息·山东》第49期“署名文章”栏目以《以旅游品质攻坚推动城市内外兼修、全域蝶变》为题,点赞报道青岛市旅游品质提升工作。
青岛旅游品质攻坚在行动
实现城市“内外兼修”“全域蝶变”
市旅游品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自2022年10月青岛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线督导、顶格推进,市旅游品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各成员单位,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狠抓落实,聚焦重点项目、文旅消费、海洋特色、游客体验等重点工作,聚力提升城市宜游水平,全面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目前,415项重点攻坚任务中,317项已办结、98项正按计划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成投用,旅游品质提升攻坚成效凸显。青岛上榜全国暑期、国庆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由全国第5位跃升至第2位,全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
凝心聚力推进重点项目
让产业“强起来”
精准抓招商,出台《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7个政策文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赴北京、上海以及日韩、欧洲、中东专题招商,邀请华纳兄弟探索等近20家企业来青洽谈,全市新签约文旅项目32个,总投资387亿元。
全力抓建设,统筹推进67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17.8亿元。市南老青岛上街里、西海岸唐岛湾文旅综合体、即墨鳌山湾海洋文旅特色街区等14个项目2023年新开工。爱奇艺北方制作总部落户青岛,地中海俱乐部、华强方特二期等开工建设,钓鱼台·美高梅酒店、明月·山海间不夜城等10个项目投入运营,5个项目入选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
定向补短板,聚焦旅游演艺短板弱项精准发力,投资8000万元的奥帆中心室内演艺项目、投资8.1亿元的唐岛湾大型演艺项目将分别于2024年2月、5月份首演。
融合创新拓展消费场景
让市场“火起来”
推动老城焕发新活力,打造庭院演艺22处,累计推动8家名人故居对外开放,先后引入潮流业态项目289家,劈柴院入选“中国旅游美食十街”,大鲍岛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培育夜间消费新热点,累计打造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3家、省级9家,投资3.2亿元的城阳明月·山海间不夜城累计吸引游客500万人次,成为北部城区夜间文旅消费新热点。西海岸新区入选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青岛上榜2023夜间经济新锐十城。
构筑节会集聚新高地,密集推出凤凰音乐节、艾可什机场音乐节、新青年音乐节等20余场音乐节会,引流超50万人次。
突出特色塑强海洋品牌
让海上旅游“热起来”
丰富海上旅游航线,累计开通海上旅游航线8条,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海上营业收入达1.1亿元。
加快海岛开发建设,启动小管岛、竹岔岛码头前期工作,推动田横岛、大公岛、斋堂岛旅游设施提升,指导灵山岛争创 3A 级旅游景区并获评首批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
完善滨海配套设施,高标准完成九大海水浴场基础设施更新、景观亮化提升、经营业态升级、智慧场景应用等整治项目,在沿海一线新设安全警示标识431处、潮汐时刻表93处。
推动邮轮旅游复苏,出台《邮轮旅游高质量发展扶持措施》,国际邮轮“蓝梦之星”号于2023年9月从青岛启航,青岛国际邮轮实现北方首批复航。2023年11月底-12月初,爱达邮轮在青开启6天5晚、5天4晚到访长崎和济州的邮轮之旅,助力邮轮旅游强势复苏。
全面提升景区品质
让服务“优起来”
制定《青岛市A级旅游景区品质提升工作方案》,老青岛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青岛老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实施景区质量等级动态管理办法,新创4A景区1家,复核A级景区75家,挂牌整改7家,3家景区获评省级智慧旅游样板景区,13个村庄入选全省景区化村庄;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进入5A标准化运营阶段;市南区入选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完成奥帆中心、大鲍岛等7处游客服务中心及22处游客服务驿站建设,“云游青岛”智慧文旅平台上线投入使用。
深入整治市场秩序,开展沿海一线联合执法和“体检式”暗访,出动执法人员7.5万人次,现场执法3100余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2300余起。青岛入选山东唯一的全国文旅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
一年以来,青岛旅游品质攻坚行动硕果累累,下一步,市旅游品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持续推进攻坚行动,擦亮青岛旅游名片,实现城市内外兼修、全城蝶变,奋力开创全市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聚力推进重点项目扩容升级
提升青岛旅游核心竞争
2024年,重点推进总投资967.1亿元的61个文旅项目,力争15个项目2024年完工或投入运营。实施重点文旅项目清单动态管理,推动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元宇宙公园、熊出没影视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2024年开工建设。强化项目招引考核督导,督促各区(市)至少完成1个投资30亿元以上的项目招引落地。
聚力推动海上旅游高质量发展
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整合全市码头建设、航线开辟、海岛开发等版块,策划打造海上旅游重点项目,整体谋划、打包开发。陆续开通“奥帆中心—海底世界—栈桥—八大峡—轮渡—邮轮母港”等海上巴士线路,建设“一程多站、串珠成线、流水发船、海陆直连”的海上旅游交通大循环体系,打造“全国首创、海陆联动、独具青岛特色”的海上巴士旅游新干线。加快推进竹岔岛、小管岛、灵山岛等海岛旅游开发建设,力争尽快实现突破。
聚力优化提升旅游环境
打造更具吸引力旅游目的地
实施百家景区焕新工程,“一景区一方案”加快设施升级;做好浴场节假日人流预测和应对方案,常态化抓好沿海一线环境卫生保障。研究建设旅游集散停车场,开设更多景区接驳专线;健全“一部手机游青岛”平台,融合“全市一个停车场”模块。按照“一区一品”“一区一街”的原则,力争打造一批“点亮星空”的旅游新场景与新业态。鼓励开发特色伴手礼,丰富“青岛游礼”旅游商品体系。
聚力规范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塑造一流旅游发展环境
健全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委托第三方开展暗访检查,聚焦市民游客反映的突出问题,会同公安、城管、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强化联合执法,对拉客宰客、强买强卖、以次充好等突出问题强力整治。建立旅游投诉曝光制度,健全导游、出租车、旅行社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定期公布评价结果。探索在旅游打卡地设置多功能一站式餐饮服务车,疏堵结合,引导游商浮贩规范化经营。
评论